第365章 台弯府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笔趣阁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365章 台弯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5章 台弯府

  第365章台弯府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大明新朝的科举专门加入了历算题。

  不再是先前单独列出的明算科,而是必考题,直接占比四成。

  这个改动对于传统士子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致命了。

  不过朱怡炅要的就是逼这些士子们去学习历算,接受新学问,不要困在八股文的框架下。

  而且,朱怡炅没有直接取缔八股文章,还留下六分比,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刘统勋理所当然中了,虽不是解元,却也是榜上第三。

  早在明军进兵山东前,刘统勋就已经在有意的学习了解历算学书。不仅是历算,还有各种海外图志,也是来者不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高凤翰也通过了,虽是倒数第二名,但却实打实考上了。

  这其中的原因,全在于高凤翰对科举已成执念。所以在确定八股文没有天赋后,便果断跑去学习历算,准备去卷明算科。

  高凤翰先前说的没错,今年科举明算科并入进士科。对他们这些八股文差的考生而言,的确是大占便宜。

  而且高凤翰八股文写的不咋地,不代表其文学造诣不行。

  这位可是凭借文学造诣跟郑板桥他们成为好友的,生前得过郑板桥等人的资助,死后郑板桥还亲自为其墓碑题字。

  历史上,乾隆元年地方官还曾举荐高凤翰去考博学鸿词科(宏避讳乾隆的弘历),这是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润色诏书的官。

  因为八股文的制式文学把考生卷的语文水平稀烂。

  关键还在于高凤翰写的一手好字,济南府考官见到其卷子都不由赞叹:“好字啊!这是谁的卷子?”

  也就是随口一问,大明新朝虽取消了誊录制(就是让人把考生试卷重新誊抄,防止字迹被考官认出),但还是有糊名的。

  糊名、誊录都属于科考常规防弊手段,且还是最后一道手段。

  只不过,这两个防弊手段一经出现,就引得很多诟病。

  比较有名的,顾炎武就认为糊名、誊录让考官只能通过一篇文章来判断考生,而忽视了考生个人道德品行,选出来的可能并非众望所归的人才。

  清末,刘坤一、张之洞也曾主张废除誊录,认为无害于取材而有益于防弊。

  且誊录过程中,讹脱毁失,作弊改窜,大省尤甚,万卷笔迹考官无法一一辨识。若欲舞弊,仍可藏关节于字句之中,故防弊实不在此。

  大明新朝乡试考官都是中枢下派,自然不存在认出考生字迹。

  高凤翰在满清这边几次三番考不中,好不容易推荐做官。还被官场斗争卷下大狱,散尽家财后才勉强保命。

  却不想,到了大明新朝,居然中了。

  看着放榜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哪怕是倒数第二名,高凤翰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

  刘统勋上前笑道:“高兄长,如此大喜哭啼什么。来,你我一道寻个酒楼,好生醉饮一番。”

  说罢,补了一句:“小弟请客。”

  虽然两人名次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刘统勋可不会随意小瞧同中的任何人,就算小瞧也不会表现出来。

  明清乡试平均一省也就录取一百人上下,偏远穷困省份,比如贵州甚至不到五十人。

  如此稀少的人数,刨去明清时期的关系户,每一个中举的考生都算是才高八斗,人中龙凤了。

  高凤翰与刘统勋并非两人,还额外相邀了十数人,都是同科中第的同窗,就找了处酒楼在里头喝酒庆祝,顺带勾连关系。

  官场人脉,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了,甭管几人成功走进官场,总归没有坏处。

  有人欢喜,就有人恸哭。

  哭的人中,不少都是被取缔了功名的伪清秀才、举人老爷们。

  这还真不是朱怡炅故意打压这些人,也有想过要打压,但朱怡炅打压的都是思想。

  只不过,这些人不信邪,不愿意去学历算,甚至对新朝新政抱有怨气。

  ……

  建武三年,阳春三月。

  明军正式出兵,攻打吕宋。

  此番领兵出征的主帅还是上次收复琉球的主将刘胜,台弯方面军出动三千人,琼州府也支援两千兵,陆师总共出动五千兵。

  南澳水军、澎湖水军联兵出动,光是军舰战船就有四十余艘,还有随同出征的运粮船数十艘不等。

  这些运粮船大多都为海商借调,他们也希望大军能尽快出征,拿下吕宋岛,赶跑西班牙人。

  这些海商此番为朝廷捐输不少粮饷,打下吕宋后朝廷也会根据这些商贾出钱多寡,来决定未来几年吕宋的市场份额,即商业圈地。

  换言之,就是朱怡炅的朝廷对商人卖出了部分垄断权。

  不要听到垄断就觉得是坏事,吕宋到底是海外土地,包括吕宋在内全菲律宾,现有的中国人都不过万人,大部分都是土著、混血、欧洲殖民者商人。

  要想快速将吕宋消化,不可避免是要用垄断来吸引中国商人进驻的。

  而且这还只是初期,等大量底层百姓移民进来,肯定会与当地土著爆发冲突。

  殖民战争,永远离不开鲜血。

  比如感恩节,感恩印第安人的土地和……

  征吕宋大军出征,于台弯府屏东县稍作补给,并在这里建立粮道中转站。

  屏东县就是下淡水,名字取自屏山以东,以西则是凤山县(高雄)。

  屏东县百姓很高兴,因为可以赚钱了。大军来回运粮,这都要民夫来做,而且还能向大军和往返船员贩卖台弯特产货物。

  如今的台弯府,与从前朱怡炅起兵之初已经大不一样,往南增设屏东县,阿猴城扩建为县城。

  往北则在诸罗县北边增设彰化县,县城早已兴建完毕。当地百姓主要在为朝廷采伐樟木,熬制樟脑为业。

  台西的归化番社,在官府的政策下已经渐渐放开与汉民间的交往。

  因为官府承诺,他们也能往台东屯垦获得土地。而且新朝官府不允许奴隶存在,这些番社的归化番人得到自由,自然也愿意为官府作战。

  有了这些归化番人指导如何对付那些山里的猎头族,台弯府对台东的征伐进程非常顺利。

  那些猎头族至今,已经快被台弯百姓打的不敢冒头了,只偶尔有部落下山袭击屯垦百姓建立的村寨。

  不过,这些参与屯垦的村寨,基本都是耕战一体。

  这些下山袭击的部落,要么就全族留下,要么就是仓皇逃窜。

  除非是山中躲藏的大部落大举出兵袭击,但真要如此,官府大军也会出动,几个临近村寨同样也不会坐视不理。

  这不仅是屯垦有危险,所以那些村寨往往都会联合起来。

  而且这些猎头族也不全杀了,很多俘虏都被直接变成农奴,帮这些村寨百姓去种地了。

  官府不允许奴隶,但没说不能用佃户。

  而且那些猎头族又不是汉民,连少民都不算,就是一群生番,官府也不会在意这些人的人权。

  严格来说,这算是钻朝廷律法的空子,但还是那句话,民不举官不究。

  要知道,这些台东生番本就很难融入汉化,连那些归化番人都害怕这些天天没事干,就知道砍脑袋取乐的野人。

  台东生番问题也困扰了满清三百年,直到日本人来了,用上了机枪大炮,才算是终于消停。

  新任台弯知府,一上台便拟定往北再建一县,名字暂定为台北县。

  县治就放在淡水厅(新竹),就是后陇、猫里社(苗栗)北边,为的便是将鸡笼与整个台弯府连起来。

  现阶段,台弯这边还有支部队,在鸡笼(基隆)常驻,往返太过不便。

  不过,这短时间内肯定还不行,起码得等彰化县在发展一两年,人口多了再往北迁。

  而且台北县要是设立,那台弯府的府治也得跟着迁,起码迁到诸罗县这边,要不然距离就太远了。

  现在的彰化就挺远的。

  发现一个BUG,不过算了,大家都没发现,就当没这回事,也不是很影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4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4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