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返回_我在大学当校长
笔趣阁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六百五十八章 返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五十八章 返回

  2021年5月20日,这一天网络上很热闹。

  继“秋天第一杯奶茶”、“冬天第一顿火锅”之后又火起来一个“十根烤肠”,一时间烤肠摊贩狂喜,只是垃圾桶里堆积许多拍完视频的烤肠。

  陈灏不关注这些,他只关注眼前。

  在医院全面检查结果出来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无碍就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身旁一些领导也同样心安了,袁老师不同于其他科学家,他衣着朴素,平日也都在田地里忙活着,很少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于国家、于人民而言,他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是一种精神支柱。

  陈灏直接走到袁老师的身旁,温声道:“袁老师,既然问题解决了,我那里事情多,待会我就回去了,下次等您身体好了,我再来拜访您。”

  讲完这些,陈灏又把宣传片的事情跟袁老师提了一嘴,听说要防到世界上宣传,袁老师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在陈灏临走前,袁老师拉着陈灏的手,语重心长得叮嘱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搞教育一定要言传身教,才是对学生负责,当老师是这样,当校长也是这样。有时候,你的所作所为会影响着下面的人,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恪守本心、不要浮躁。一旦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袁老师轻轻拍打着陈灏的手,陈灏就静静聆听着,没有打断老人的话。

  “我们国家一直没有一个国际上顶尖的大学,这是国家的痛,也是我的一个遗憾。你身上担子很重啊,很不容易啊。”

  “我晓得,有时候你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但你也不要气馁,更不能放弃。这个做人呢,就像是做一粒种子,只能扛过了风吹雨打,才能在来年结出饱满的稻穗。”

  “好好去做吧,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万国青年到中国求学的一天。”

  陈灏也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这么信任他,老实说,如果不是有系统在,他根本没想过要迈入教育行业。

  十年教育,百年树人。

  搞教育真的很难,这需要一股责任感、一股使命感,就像是蜡烛,燃烧了自己才能照亮他人。

  陈灏对着这个为共和国奉献一生的老人俏皮一笑,“那您可得多注重身体,那一天很快会到来的,因为我陈灏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袁老师没有说话,而是很开心地笑着。

  这个老人似乎在陈灏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个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安江农校当老师的自己。

  那个敢在学校会议上,当着所有老师和领导的面,口出狂言,说要搞杂交水稻,要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得饱饭的自己。

  那个在农校试验田几度失败,几下琼岛南繁,誓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自己。

  “我等着那一天。”

  ……

  回去依旧是坐来时的那辆迷彩运输机,因为这次不赶时间,所以乘坐体验比来时好太多。

  可陈灏却开始发愁了。

  过去搞出光子屏、丙交酯、光芯就算了,毕竟自己顶着一个科研天才的身份,最多外界猜测自己身后还有个神秘的实验室。

  可如今拿出两瓶超出当前时代的生物科技水平太多的药剂出来,可不好解释了。

  上面会怎么想?

  唯一庆幸的是自己和国家是一条船上,像什么里切片的问题不用考虑。

  就是有些不安啊。

  倒是邓慧看出了陈灏的异样,忍不住问道:“校长,袁老师都没事了,你怎么还有点魂不守舍啊?”

  陈灏叹了一声,“有些事情,你不懂的。”

  邓慧反问,“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

  陈灏突生恶趣,眉头一条,嘿嘿笑道:“你确定想知道?知道后可不能后悔哦。”

  有啥事情知道了还会后悔?

  邓慧心中不以为意,正要回答,骤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想起今天那个药剂……

  顿生悔意,连忙捂住双耳,猛地摇晃脑袋。

  “我不问了,校长你千万别跟我说,我还年轻,我还是个孩子,你放过我吧!”

  “就这?”陈灏瞅了邓慧一眼,撇撇嘴。

  邓慧眼观鼻,鼻观心,装作哑巴一声不吭。

  就怕校长给她讲一些机密的事情,电影里不是都说了么,知道的越多越危险,还是当个傻子安全。

  但后面无聊,加上遇到袁老师这个事情,邓慧也无心玩手机,内心里骚动得很。

  “校长,袁老师真的是杂交水稻之父吗?为什么我在网上总能看到一些质疑的文章,还有不少人也持着这样的说法,说什么是美国人最早提出的理论,日本人提出的方法,找到野败的是袁老师的学生,杂交水稻种植率最高的也不是袁老师培育出来的?”

  听到邓慧问出这样的话,陈灏并不惊讶,而是感到叹息、无奈、愤懑和生气。

  “杂交水稻理论是美国人五十年代提出来的,杂交水稻三系法是日本人新城长友六十年代提出来的,野败是袁老师的学生兼助手李必湖找到的,第一个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成功的三系杂交水稻是颜龙安院士,让杂交水稻产业化且占国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谢华安院士,但你知道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老师吗?”

  “为什么?”邓慧听得更懵逼了。

  陈灏又问道:“方舟子知道吧?”

  邓慧迟疑了下,回道:“知道……这人名声好像不太好。”

  “是啊,方舟子可是个大喷子,谁都敢喷,而且屁股也很歪。”陈灏说着,嘴角露出嘲讽,“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帮袁老师说过话、正过名。方舟子虽然令人恶心,可那些公知、大V却连方舟子都不如!”

  接着,陈灏给邓慧开始解释。

  “美国人只提出理论但最后失败了,日本人倒是提出方法,结果是日本人也没找到雄性不育株。1966年袁老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中国科学界第一篇杂交水稻论文,提出了理论并且告诉大家杂交水稻可以搞,这才有了后面的全国杂交水稻攻坚组。”

  “至于李必湖是根据袁老师的理论指导才在琼岛找到野败的。”

  “颜龙安院士是1970年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而他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还是从袁老师那里学来的,“野败”育种材料也是袁爷爷提供的。”

  “谢华安院士是1972年开始加入杂交水稻研究,并且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也是从袁老师那里拿的野败种子,只是运气比袁爷爷好,一次就成功了。”

  “理论,袁老师完善了。”

  “方法,袁老师总结了。”

  “困难,袁老师解决了。”

  “成果,袁老师也拿出了。”

  “这不能算是杂交水稻之父谁还能算是?”

  “我们称一个人是某个领域之父,是表彰他对该领域的开拓之功,评价的是他的历史贡献,跟后来的成果是不是他做的根本就没有关系。例如普朗克被称为量子之父,是因为他首先提出量子概念,开创了量子物理研究领域,怎么能够以现在的量子物理研究成果不是他做出来的就否定他的贡献呢?”

  最后,陈灏摇头叹道:“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是奠基人和开创者,就像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是地基,地基不打稳,整栋房子随时都可能坍塌。”

  “我们现在吃的米饭很少是杂交水稻,而是常规稻种出来的,因为常规稻口感比杂交水稻要好得多,但产量比杂交水稻低得多。那杂交水稻都去哪了?”

  “我国的战略储备粮食大部分都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可以说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里的定海神针。”

  “有了杂交水稻才能人吃米,没有杂交水稻就会是米吃人!”

  “像这次芯片事件,没有芯片,大不了我们自力更生多奋斗几年,但要是没有粮食呢?”

  邓慧嘴唇蠕动,没有说话。

  实在是不敢想!

  要是没有粮食,那带来的影响太恶劣了!

  “杂交水稻的战略价值说是镇国神器也不过分,袁老师没有被神化,反而是被低估了。”

  陈灏想到那些网上的黑子就生气得很,想要喷他们,但又没怎么骂过人,难听得脏话也难以启齿,最后被自己气得涨红了脸。

  他咬牙道:“那些黑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就不该让他们吃太饱!”

  邓慧刚想附和陈灏一声,倒是被人抢先了。

  “陈校长说得太好了,袁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之前我只知道袁老师是杂交水稻之父,但我还是今天听了陈校长的一番话才知道原因是这样子,袁老师太伟大了!”

  陈灏一转头,声音是从驾驶舱里传过来的。

  顿时苦笑不得,赶紧回道:“您两位听没事,但开飞机的时候可不要开走神啊,安全第一!”

  前面一人笑道:“哈哈哈,陈校长您放心,以前我开战斗机的,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我都想秀一下技术给您看看。”

  陈灏:“……”

  这想法也太危险了吧!

  我还在飞机上呢!

  “这大可不必了,平稳就好了,千万别秀啊!”

  好在最后飞机也平稳地降落在光华大学的操场上。

  倒是这时候,因为两支药剂的出现,京城那里不平静了。

  (点名表扬一下审核,上章竟然没被神兽光临,感谢!)记住本站网址,,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就能进入本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4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4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